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英雄 > 第166章 临清烟云

第166章 临清烟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两者矛盾么?旧道德喜欢搞连带捆绑,比如什么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就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忠君爱国的人就必然在其他方面完美无暇。而实际上:即便是为师的心中也有愧疚,有恶念。如果不是因为天帝的召见乃至赋予我两世为人的使命,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终究会成为一个什么样儿的人,更别说我手下的仆从了。权威,是这个世上暂时还必要的所需,然而在道德监督也不会有多强的情况下拥有权威和权力的人总要面临这样或那样的考验,没有多少人能经受的住这种考验。”

明时的临清城实际上是一个商人众多事务繁巨的商埠。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人形容其临清“绾毂南北”,“水路咽喉”,“萃四方货物”,皆萃于此”。“其盛时,北至塔湾,南至头闸,绵亘数十里,市肆栉比”。水浒或金瓶梅等故事诞生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少为人知的是中国历史上稍有的一次商民上万人以上的闹事就发生在嘉靖年间的这里。

张海等人在济南府仅仅稍稍做了安顿,不到黄昏的时候就又向西面广阔的原野展开急行军,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速度没有携带那些九斤弹青铜炮,仅仅携带了十八门刚刚由后方运输队运抵新制的同样使用九斤弹的百斤臼炮及其必备的弹药。

张海及众核心弟子的底子毕竟比一般战士强上许多,因此在旧历八月十五前夕晚上与距离临清不远的野外宿营的时候也并没有感到特别的疲惫。

“你说这临清城内可真有一位西门大官人么?”闲聊的时候,李峰笑着问道。

“《金瓶梅》那书你们没有时间去看,师傅我就有时间去看了?不过有关这西门大官人的原型暗喻的是谁我倒有是有一些风闻。”张海笑道

“究竟是谁?”一直在张海身边负责协助作战的几名核心弟子也好奇的问道。

“应当是嘉靖年间那位有名的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胡宗宪。”

普通战士不知道胡宗宪是谁,对史稍有了解张海众核心弟子们可是有所而闻的:“胡宗宪是书香门地的官员出身,同西门庆那种市井上来的人物也差的太远了吧?”

“要是把真人真事原封不改明目仗胆的写出来,恐怕当时没有几个书商敢接了。这不说借那位兰陵先生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公然丑化明正言顺的读书人,当然要在开头假定这位西门大官人一开始并非官员出身。可在书中后来的很多隐喻暗线却甚至日常里用词却很能说明问题,别的不说:随便举几处:西门庆和胡宗宪同有二位正室;第一位正室均“早逝”;第二位正室均“获比章夫人封”;第二位正室均长寿,若以胡某生辰为基准,应是同死于大概万历十八年前后。这四点凑起来,在县以上的权贵当中究竟有几个会被误伤?”

“可胡宗宪是抗倭英雄啊,怎么会是西门庆那种人?”有弟子疑问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