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章 恶魔崛起

五代十国往事 第1章 恶魔崛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四门学:六、七品官员子孙,庶民之俊异者(终于对平民百姓开放了);

律学、书学、算学:八、九品官员子孙,庶民之通其学者。

作为国家重点教育机构,高门槛的背后也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做支持,例如“国子学”的教师配置: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助教五人,从六品上。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逆袭,成为无数穷苦百姓的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田舍郎是没有“六学二馆”的入学资格,他们只能进入州县学。

这个叫朱温的孩子,也在后来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称谓——梁太祖。

对于“书香门第”的恭维,朱温应该觉得很刺耳,如果当时有谁以此来拍他的马屁,难保不是拍在马蹄子上。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深入地了解一下唐朝的教育体系,以便熟悉朱温的家庭出身,也好一窥他的悲惨童年:

唐代的学馆大体分三种:太子东宫崇文馆,门下省弘文馆,学校。

前两个——特别是第一个,从字面上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不是给平民百姓预备的,您再有钱也买不到“二馆”的学区房。“二馆”只有几十个招生名额,录取条件基本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学校”。

州县学,就是地方州县办的学校,规模较小,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招生名额同样也不会太多。

最后一个——学校,又分京师学、州县学。

京师学隶属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种学,合称“六学”,故而京师学又与上述“二馆”并称为“六学二馆”。

再来看“六学”的招生简章:

国子学: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

太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