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文明破晓 > 第381章 血宝石(一)

第381章 血宝石(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把英国政府与满清政府对比,这可真的把何锐逗乐了。在21世纪的网络上,还真的把英国女王比作慈禧,把英国政府比作大清。从1925年后的历届英国政府来看,他们走的就是满清的老路。

但胡秀山现在无法理解,何锐解释道:“秀山同志,你认为英国现在是否到了它的顶峰?”

“……是。”胡秀山答道。

“根据力量规律,只要抵达了力量的顶峰,不管怎么努力,都是向下的道路。还有一种描述,不管是如何不得了的江洋大盗,只要他开始把抢劫来的钱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与普通小毛贼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英国的现状。满清政府也曾经威风八面,也曾经打赢了对准噶尔的战争,等满清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其特权利益的时候,就走到了令人不齿的地步。英国的目标与满清别无二致,那么英国的选择与满清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同志们都知道何锐不打无准备之仗,以东北政府与日本政府的战争,何锐准备的极为充分。在缅甸的战争准备的确有了相当高的完成度,但是距离中日之战有很大差距。而且现在对付的并非是日本,而是世界霸主英国。

徐乘风作为执掌军令的副主席,身负重任,他不得不提出不同看法,“主席,何不按照计划走?”

何锐摇摇头,“英国人等不及了。再等下去,只会让英国人有充分的准备。既然在密支那开始了战斗,就要把密支那守住。”

程若凡是支持何锐的看法,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国在缅甸的铁路终点就是密支那。如果英国在这里设防,我们就得绕那些小路,增添了大量的作战难度。我支持主席的看法。”

胡秀山只要完成了总后勤部的工作,就会看地图。整个缅甸的地形此时在胡秀山脑海里浮现出来,就如程若凡所说,密支那距离中缅边境并不远,是英国人修建的铁路终点。

程若凡最初并不想参与到讨论英国选择的问题中,此时见胡秀山竟然还是不太明白,忍不住插话进来,“秀山,英国要的是最低成本统治印度,一旦其统治成本过高,英国就要选择止损。而我们此次并非要推翻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英国是能够理解到这些的。而且墙倒众人推,英国为了不展现出其软弱,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缅甸的第一条铁路,从英国人修建的从仰光到卑谬的铁路,于1877年建成投运。十二年后,也就是1889年,英国将铁路从仰光修到了曼德勒。到1914年,英国将铁路从曼德勒延伸到密支那、腊戌。密支那与腊戌这两处距离中缅边境有不到200公里,这200公里山高林密,被称为野人山,非常难以通行。

过去一年时间,中国竭尽全力在野人山中联络当地部落,组织当地革命者建立地方政府,完成交通线建设。野人山也不是完全无法通行,早在唐宋以前,古代南方陆地“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现今的腾冲、梁河、陇川一带进入八莫等地,再从缅北克钦邦通往印度。

基于如此细致的理解,胡秀山做着自己的判断。就听徐乘风问道:“……我说完,请胡部长发表意见。”

各个国家陆军都有三长官之类的陆军领导者,民国国防军实际上有‘四长官’。军委主席是统帅,并不计入四长官中。

民国国防军四长官中排名第一的是执掌军政的副主席,也就是总政治部主任。这个职务原本由钟义府出任,现在这家伙已经是西南局委员,这个职务的具体事务工作由相关政工部门同志负责。之所以这个职务是四长官中排序第一,是因为这个职务是文明党在国防军中的负责人。以党领军,自然是军政第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