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圣人 > 第581章 土地(一)公田

第581章 土地(一)公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班英并不觉得曹昂的想法比授田更稳妥,想了想便言道:“若是设公田,怕是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果。而向百姓授田,却是能最快地让徐州百姓归心。而且我们打到哪,田授到哪,到时候便可不费银钱而兵丁自足。”

“公玉说得很对,甚至于当前有百利。可是公玉考虑过吗?1旦向百姓授田,不说3代、5代,就说2十年之后,还有多少人能守住这些土地?”

班英1时语塞,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也明白。

曹昂接着说道:“我觉得将这些土地设置为公田,属于国家,百姓可以租赁,之前杜畿在琅琊国搞得民屯就很不错。百姓的租赁是长期的,可以使百姓稳定在某1块土地上,除了不能买卖,跟他们自己的土地,并无区别。除了土地,他们甚至可以租赁国家的耕牛、农具、种子,只要缴足税收,剩下的都归他们所有。

如此做法,或许土地不属于老百姓,可实际上是官府对土地产出进行兜底,百姓只须多劳多得,也不用惦记着去卖地了。”

其实怎么处置土地,3人早思量多时。

班英作为幕府官长,最先说道:“徐州这两年虽然安定,但流民亦是不少,再加上从青州、兖州、豫州等地涌入的百姓,亦有十多万人。

不若将这些土地,分授给无主百姓。同时每户出1人可为兵丁,自备武器、甲胄、马匹、粮食,听从征调。如此1来,我军不费1钱1粮,可得十万大军。”

曹昂听了不由得点点头,这应该是最初版本的“府兵制”。

其实无论是隋唐府兵制,还是明朝卫所制,都是分封制的延伸,即我给你土地,你帮我打仗。

不得不说,这种兵民合1的制度,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政府开支,可最大的问题便是,随着土地的兼并,以土地为基础的受田制度1定会崩溃,而且寿命基本上不过百年,甚至35十年就会出问题,除非再经历1次洗牌。

曹昂不想再走这些老路。他不知道自己的办法能生存多久,但他希望可以在曲折之中,寻找到1条长久的道路。

于是曹昂便说得:“我不准备将土地分出去。”

班英立时便明白曹昂的心思,立刻问道:“主公是要设公田?”

曹昂点点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