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四百九十五章 喜事

第四百九十五章 喜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咱们太了解了:为啥古代著作字数少?是因为古人惜字如金,书写工具非常宝贵。

那时候知识分子也少,吕不韦编《吕氏春秋》,集合了上千门客花了那么久才一共只有20来万字。

孔子的《论语》只有一万多字,甚至不是孔老夫子一个人搞定,是他的弟子帮着记录整理。

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都有考古发现。

李谕看过纪录片,海昏侯发现的竹简,几乎成了一堆烂木头,差点被丢掉,复原的过程非常麻烦。

质疑本身没啥好批判的,毕竟以前欧洲一直在质疑咱们,礼尚往来嘛。

西方人自己都说,进步是在互相的质疑、批判中成长。

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了点质疑之声,网上很多人就急的跳出来,似乎连讨论讨论都不行。

可能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太特殊,是西哲老祖宗,西方的至圣先师。

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就算不存在,肯定也有个原型,后世一些著作都套到了他头上,毕竟这么多作品全都是凭空出现也不太可能。

其他可怀疑的东西更多了,比如为什么西方考古发现基本只有雕像,几乎没有青铜器?

要知道咱们发掘的青铜器别说数量,种类都多到让人震惊,许多描述青铜器种类的字甚至是生僻字,普通人念不出来。

还有,但凡喜欢历史的都知道,只有盛世才可以大规模修史,二十四史里唐朝修了六部。

就像当初马可·波罗吹元大都一样,西方把亚氏吹过头了。

也就像当时西方人都信马可·波罗,咱们这么多年也都信了西方对亚氏的过度美化。

但马可·波罗也是西方人,咱们自始至终都没主动吹过,所以现在西方貌似有点骑虎难下,圆不回来。

只是他们仍掌握着话语权,全世界大部分人都相信他们的话。

但中国人不一样,你吹科技强,咱无话可说;吹历史吹古代文化,真不该在中国人面前显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