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七十五章 情伤

第五百七十五章 情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李谕并不太敢在他们的实验室待太久,因为哈恩与迈特纳搞的毕竟是放射性研究……

不仅老美觉得放射性是好东西,欧洲这边也不遑多让,只不过没有美国人那么疯狂。

来到爱因斯坦的物理研究所时,李谕发现弗里茨·哈伯夫妇也在。

“阿尔伯特,”哈伯沉声问道,“你已经决定了?”

哈恩坚称这些成果是他一人完成,迈特纳只是助手的角色。

哈恩不仅没有对迈特纳的工作表示感谢,反而将她描述为一个满怀愤懑的失望女子,对自己获奖深怀嫉妒。

两人三十年的友谊灰飞烟灭。

他们在战后的分歧越来越大,莉泽·迈特纳是个犹太人,奥托·哈恩是德国人。而奥托·哈恩从不承认德国在战争期间犯下的暴行,只追求其他国家的战后经济援助,这一点让迈特纳很难接受。

迈特纳参加了诺贝尔颁奖典礼,致辞时奥托·哈恩又基本没有提到迈特纳。

爱因斯坦沉默片刻,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就这样给她吧。”

李谕正好走进来,看到哈伯手中拿着一张写满字的纸,于是问道:“发生了什么?”

“李谕先生,你试着劝一下吧,”哈伯说,“你的朋友爱因斯坦已经写下了最后通牒。”

迈特纳更加难过,她给朋友说:“我感到非常痛苦,哈恩在采访中从来不会提到我,不会提到我们一起工作了30年。他的动机从某种程度看来是复杂的,他真的认为德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越是这样,他越要隐藏过去。结果,他在这里的时候唯一想到的就是为德国鸣不平。至于我,我是那被隐藏的过去的一部分。”

从此以后,两人不再是朋友,更没有在一起共事。

好在莉泽·迈特纳虽然没获得诺奖,仍旧获得了极高声誉,并成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在该院成立的200年历史上,她是寥若晨星的第三位女性院士,前面两位分别是1748年当选的伊娃·埃克布拉德和1910年当选的玛丽·居里。

1968年,迈特纳离开人世。巧的是,哈恩也在同一年逝世。

人生,不胜唏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