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 > 第179章 不正之风 急于求成

第179章 不正之风 急于求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这一点看,韩一良对贪官还是很仁慈的。如果真的较真肃贪,韩一良可能也不完全干净。

那么如果用廉洁度来衡量官员。韩一良廉洁度可能是95%,但有很多官员廉洁度可能不高于5%。

在明末贪腐成风的社会,韩一良已经是很难能可贵的了。廉洁度100%的根本找不到,除非是海瑞。

只可惜崇祯皇帝没有理解韩一良的核心思想,也没有想明白自己的执政核心在于扭转社会风气,而不在急于处理一两个贪官。

社会风气一团糟,皇帝想惩贪,但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盘根错节,必然把好经念歪了。

但顾横还是想知道后续,便问道:“后来呢?结果怎样?”

“还能怎样,韩一良只好找了一些坊间传说有非议的官员来搪塞。陛下自然大为不满,又要他说出两月内给他送500两书仪的是哪些人。”龚鼎孳道。

“韩一良应该不肯再说。”顾横道。

“不错,所以陛下震怒,说韩一良前后自相矛盾,明显是不忠诚,本应该严查,念他是言官,就饶了他这次,革职为民!可惜反贪成了这样的结局。”龚鼎孳有些惋惜和无奈地感慨道。

听到这里,顾横再次陷入了沉思:历史上,崇祯皇帝在位17年,是勤政的17年,从未懈怠,不停地在为挽救明朝的危亡而奋斗,应该是值得赞扬的。

但从处理韩一良的问题上看出,他不是很英明。一开始表彰韩一良的忠心和敢言,没过多久就把韩一良打成反面人物,革职为民。

崇祯的行为非常欠深思熟虑。从崇祯朝的很多事情来看,崇祯的应激反应是一个严重的性格缺陷。急于求成,急于决策,易被心怀不轨的臣子误导。

常言道当局者迷。现在我们过去了几百年再来看这段历史,自然是很从容,站着说话不腰疼。

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思想境界,顾横觉得不应对崇祯过多苛责。拿今天的眼光我们来看一看这件事失误在哪里。

首先顾横仔细回忆着一下韩一良的上书核心思想在哪里。韩一良敢于反映卖官的社会现象,是希望皇帝扭转社会风气,不在于整饬哪一个具体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