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国崛起1900 > 第一百七十九节 俄国攻势

第一百七十九节 俄国攻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拼耐力和韧性,杨潮还真的不怕,这两样正是东方民族最擅长的。

情况也确实如杨潮所料,俄国人还真的找不到好办法突破哈尔滨的防御,甚至都不如成吉思汗时代,骑兵时代好歹能够打不过绕过去,可是刚刚进入现代化后。军队对物资补给的依赖大大加强,没有充足的给养,一只军队几乎打不了仗,所以俄军想要大规模的绕过哈尔滨。那是不现实的。

于是俄国人重新捡起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术,他们这种战术还真给杨潮带来了一些麻烦,俄国人派了大量的哥萨克深入东北腹地,到处破坏铁路、抢掠百姓,打游击战。

这种游击战显然不可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唯一的作用是搞破坏。不过是开辟了另一个拉锯战场,让哥萨克跟北洋军收编的一大批土匪马贼相互拉锯而已,但是杨潮担心东北百姓的恐慌,一时间已经产生了从黑龙江往南的逃难潮,尤其是在鼠疫期间,极其难控制。

同时,哥萨克的破坏,更引起了东北人民对俄国的憎恨,报名参军更加踊跃了。

杨潮没有时间跟伍连德一起做研究,他的当务之急是处理俄国人发动的攻势。

俄国人并没有突破杨潮的证明防御,因为这个时代的战术刚好发展到一个革新的前夜,大家好像都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中,防御效果远超攻击效果,机枪战壕铁丝网的完美配合,让一切积极进攻的勇士都成了有来无回的死士,除了变成死尸之外,没有任何结果。

只要双方差距不是太大,只要不是八国联军和义和团那样的差距,就不可能出现崩溃式的战局,只能产生拉锯战,在钢筋混凝土阵地中,个人的勇武被完全限制住了。这从连意大利这样的军队,都可以跟奥匈帝国拉锯三年时间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俄国人除了个人勇气可嘉之外,说实话训练上还未必赶得上杨潮的士兵呢。

杨潮军队的骨干是五万东北子弟,这些人在山东从1906年待到了1910年,整整四年时间他们都在山东,每天都唱着《松花江上》,每天都在想家,每天都在杨潮派去的富强党宣传部精英各种俄国人残暴,在东北无恶不作的宣传中挣扎,这些人早就恨不能跑回东北杀俄国人了。

除了精神灌输之外,军事纪律才是更重要的,四年时间足够让这些人掌握纯熟的军事技艺的同时,还了解到所有的军纪,为此他们是付出过血的代价的,因为被鼓动的太厉害,很多人偷偷的逃跑,甚至三五成群的约好回东北杀俄国人,凡是被抓回来的,都当众当做逃兵枪毙,这五万士兵早就学会了绝对服从命令,从不质疑。

杨潮相信吴佩孚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绝对不可能比俄国人差,俄军可不是一支以训练有素出名的军队。他们出名的是野蛮冲锋,是哥萨克的弯刀,是蒸汽压路机的刺刀。

但是现在这一切,在机枪战壕铁丝网外加铁蒺藜的离体防御下。根本无法施展,除了伤亡惨重外,得不到任何结果。

这种情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飞机、坦克技术成熟之前,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所谓一战的特点就是机枪战壕铁丝网,二战的特点是飞机大炮坦克车,一个是防御战术为主,一个是攻击战术见长,这就注定了在自动武器出现之后,装甲兵器出现之前,世界是一个以防御为主的世界,注定了所有的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持久战拼的就不是什么勇敢,什么指挥艺术,基本上完全拼的是谁更消耗的过谁。拼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拼的是一个国家的潜力,拼的是一个民族的忍耐力,拼的是一个人民的韧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