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再起 > 第四十六章 早春时节(一)

第四十六章 早春时节(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为此,张煌言就着张名振诗中之韵和诗六首,其中如“千屯烽燧联吴楚,万舳波涛下浙闽”、“烽靖三湘先得蜀,瘴消五岭复通闽”、“上游谁拥龙骧节,日毂亲扶出汉津”等句亦是形象地阐明了此次深入长江的战略意图。

“或许还需要些时日秦藩大军才能赶到,咱们且先回去,拔了崇明城也好在此长期驻扎。”

三人之中,张名振是军事统帅,张煌言为监军,而刘孔昭则仅仅是本地的向导外加联络人。一路西进,在此更是驻扎了三日,见不到西南明军前来汇合,倒是清军这段时间肯定不会闲下来。他要为大军的安全负责,回返崇明亦不失为良策。况且,从奉命出发时他们就早已预料了,两地相隔万里,想要一次就撞上了,谈何容易。

果不出张名振所料,这期间,清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同驻南京的满、汉官员会商后,紧急派出了清廷派驻江南协防的汉军旗兵的统帅汉军提督管效忠领兵由浦口、六合增援仪真、瓜州。同时,由阿思哈哈番尼堪领兵由龙潭救镇江。

结果,明军早在清军到达之前就已经回舟东下。回军途中,明军与尾追而来的张天禄。王璟所部清军先后战于顾四房沟、福山、白茆等处,据当时正在江阴候试的《明季北略》作者计六奇在江阴北门亲眼目睹,明军水师蔽江而下,炮声此起彼伏,如霹雳震天,观者人人面有惧色。

张名振出生在南京,是为南京锦衣卫的卫所籍。这里,对于军中绝大多数人还仅仅是皇明的龙兴之所,于他则更是沦陷于敌手的家乡。

言罢,张名振、张煌言、刘孔昭以及帐下众将领即肃冠整衣,与诚意伯等一道,在香案后齐齐跪下,朝着南京明孝陵方向拜了几拜,按照礼制诵读祭文,直言清军图谋大明江山,百姓生灵涂炭,他们今番奋起反击,请求皇明列祖列宗庇佑,好早日驱除鞑虏,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再祭先灵云云。

这是最正常,也最为附和当前情势的祭文。遥祭过后,设醮三日,至临行时,张名振在桌上挥毫泼墨,赋诗以壮。

“予以接济秦藩,师泊金山,遥拜孝陵,有感而赋。

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

到了镇江时,由钱谦益、柳如是夫妇出资,由仁武伯姚志卓及其部将张起芬统领的五百义军亦前来与其汇合。舟师顺流而下,很快便回到了崇明岛。

“大军暂作休整,修正结束,力争一战夺取崇明。”

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

王师枹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

南望孝陵兵缟素,看会大纛纛龙津。

甲午年孟春月,定西侯张名振同诚意伯题并书。”

胸中有感,有感而发,张名振不假思索,急笔写就,张煌言、刘孔昭等人凑上前来,细细看去。其中既写明了他们是为接应秦藩大军而自福建出发,又提到了南直隶的民心可用,正应了此情此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