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再起 > 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

第四十一章 求变(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在座的官员们一个个的报过了本地的情况,陈凯也一一作出了或长或短的指示。随后的顺德、香山二县,一个强调了丝绸生产,另一个则侧重于与澳门方面的关系。直到最后了,新会一县,那一处在去年于明清两军两番恶战,兵祸连绵,称得上是广州府最为残破的那一处地方,陈凯更是着重的指出了减免税赋的重要性和执行。

“本年度,广州辖区各县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减免税赋政策。这一点上,新会是最受益最大的,足足免税两年的时间。但是,本官要说的清楚了的是,无论是新会,还是其他各县,减免税赋期间,有敢以征收税赋或是其他名目盘剥百姓的,伸左手的本官剁他左手,伸右手的本官剁他右手,说到做到”

“下官等谨遵抚军之令,与民休息,不敢有半分违逆。”

至此,起身应和之声已经甚为齐整。陈凯看过了,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复说些什么。待到会议结束了,即将上任的广东布政使王江前来汇报关于广东一省盐课、渔课等方面的人事安排预案,陈凯只是粗略的一扫而过,便直接交给了王江去安排。

在明朝,最初地方上的行政、司法、军事三权分立,布政使司衙门是专司负责行政事务的。陈凯很放心的将这些事情交给王江这么个生员出身的官员,一方面是他根本不相信科举考得好就一定有治政之能,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王江自身能力早有体现。真正到了实处,能力还是要大于单纯的文凭的,但文凭更高,有利于日后发展也是古今同理。

从化,曾是尚耿二藩南下攻取广州时的后勤基地,清军攻城的红夷大炮之中,除了从南赣带来的以外,其他的都是在那里进行铸造的。这一重要地位,一直到了清军攻陷三水才算是宣告结束。于今时今日,原本李定国和陈凯分据广州的时候,这里曾是陈凯所部的北线前沿,但是等到陈凯收复韶州府,有了韶州府的中部和南部作为前沿阵地,从化县的重要性就要让位于清远和三水,因为水路交通可以更好的转运军需和人员。

从化如此,龙门、增城、东莞以及新安四县则都是与惠州府相接壤的。郝尚久现阶段对于陈凯的服从性还是比较高的,倒也不用担心太多。在这几个县,农业生产是第一要务,另外如香木之类的经济作物种植也不容忽视,所幸去年的战火在这里烧得并不怎么旺,根据各个知县的报告而言,产量上应该不会遭受太大的破坏。

“官府严禁低价征收香木,也要严防奸商恶意操纵市价。”

“下官等遵命。”

这四个县,前三者还好,唯有新安一县,原本不甚重要的南部边陲岛屿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处海贸中心。这是大势早就,陈凯不打算对其进行什么变更。至于行政上面,更是要直属于广东巡抚衙门,因为那里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未来会更多,置于一县之下,是远远不够看的。

就像是李定国和郭之奇联署了任命陈凯为广东巡抚的奏疏,朝廷是不可能驳回的一样,陈凯已然写了奏疏申请以王江作为广东布政使,如今的大明朝廷也一样不会驳回。正式上任的日期将至,王江那边反倒是越加忙得不可开交。

广东一省的官僚体系的重新建立,有两广总督了,也有了广东巡抚,马上也有了布政使,指挥使方面于当下的情况是可有可无的,唯一缺了一个的就是负责司法的按察使。这一任命,倒也没有让陈凯等太长时间,几乎就是王江正式上任前夕,福建那边送来了一封书信,上面郑成功提到了他准备举荐的广东按察使的名讳。

“曹从龙,竟然是他”

“香港经济特区,嗞嗞,怎么突然有了在南海边儿画了个圈儿的感觉呢。”

或许是某一份来自于异时空的王霸之气,顿时激得陈凯是一阵寒颤,鸡皮疙瘩在皮肤上浓墨重彩的闪了一轮,好生别扭。

轻咳了一声,带过了尴尬,陈凯便点到了清远、三水两县的知县。对于这两处,民生恢复自然是好不了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军需物资的转运,尤其是三水,粤北和李定国这两部分的军需供给都要从这里通过,断不容得半分有失。

“但是,切忌占用民力过甚。”

这是既要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节奏。奈何,官场从来都是官高一级压死人,陈凯一个巡抚,正二品的大员,直接给这些七品的芝麻绿豆官儿下任务,加担子,但凡是有打算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没准儿还要对此心生感激之情呢。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