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风流青云路 >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郑彥钧的批示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郑彥钧的批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且就算这里的居民赚到钱了,想要把房屋装修一下,住得更舒服一些,也是不能随便动工的,必须要向文物保护机构进行申请,申请被通过之后才能动工,还必须要按文物保护机构认可的装修方案来。

至于想把房子拆了重新盖新房的念头,那还是趁早打消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总之,这房子虽然还是你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并没有随意处置的权力。

这些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又主要是木结构,虽然质量不错,可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这些房子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损坏。

在这连续两年的暴雨洗礼下,一些房子已经开始漏水了,可是还不能随便修,要是随便修要被罚款,这种日子别提有多么憋屈了。

棚户区没剩下多少人了,古楼街的人也有一些坐不住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人基本都搬到新区去了,古楼街周边的人气大跌,这让他们的生意也不太好做了。

古楼街原来的商业繁荣,其实是有一些畸形的,他们主要的顾客,都来自于这片棚户区,而棚户区的居民都比较贫困,他们消费能力一般,所以古楼街的商人一般都是卖一些廉价货。

也因为这样,古楼街也有一个别名,叫做水货街。

虽然是水货街,但是利润还是挺高的,所以古楼街的生意人们,基本上是靠着棚户区这些居民养活的。

现在棚户区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搬到新区去了,新区跟古楼街一个西一个东,距离足足五六公里,他们自然不可能再到古楼街来买什么东西了。

虽然还有一些老城区的居民图便宜到这里来买东西,但是古楼街的门面太多了,每一家分摊到的顾客极其有限,这里每一家都是生意骤减,基本上已经做不下去了。

而那些搬到新区的同行们,生意却是火爆得厉害这让他们如何不眼红?

新区的人口由于移民建镇一次性搬去了五万人,最近又陆陆续续有人搬迁过去,如今那里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六万人左右,这么多人口,这个市场是多么巨大?他们死守着古楼街的房子,不搬到新区的门面去,这好像有一些愚不可及了?

再加上最近县文物管理所将古楼街整条街都列为了文物保护对象,这让古楼街的居民们就更是苦不堪言了。

文物保护对象听起来很高大上,可是这意味着就算房屋有损坏了,也不能随便修缮,而是需要进行保护性修缮,也就是说,必须要维持房屋的原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