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赵云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像他这种人很多,目的不尽相同。

大体上,都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名气,哪怕是一个看门的,说出去都让人高看几眼,何况在里面读书?

“原来是温兄!”戚兄侧过头看到来人,赶紧站起来:“何不一起?”

“那敢情好!”温兄和对方的身份一样,大家都是熟人,也是这里的常客。

他刚刚去踏青回来,有些渴,坐下就喝了两三杯热茶。

颍川书院旁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建了一座酒楼。

当然,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这叫燕赵风味的招牌。

不用说,所有这些酒楼的后台老板都是真定赵家。

曾经在洛阳,有几个纨绔子弟,想要在燕赵风味里面白吃白喝。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那些平日里在京城耀武扬威的家伙直着进去横着出来,其中不乏有宦官子弟在内。

“我也不是第一次喝茶,家里有人从蜀地带回的茶饼。”温兄再次举起茶杯喝了一半:“就是少了这清香的味道。”

“是啊!”戚兄也感叹道:“要说茶树生长在南方,在长安、洛阳这边饮茶的人也不多,燕赵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江南。”

确实,目前流传下来关于茶的诗句词赋都是巴蜀那边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别的地方的人都还没有写过。

事后,就是不可一世的宦官们也悄无声息,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颍川自然不可能出现这些狗屁倒灶的玩意儿,大多是读圣贤书的学子,就是乡民们也沾染了不少书卷气,行事温和文雅。

大厅里已经有不少客人,早几年出现这个世界的桌椅,比其他地方都要漂亮,甚至一些豪门大族看到饭店的摆设也自叹弗如。

“戚兄,想不到你也到这里吃饭?”一位文士模样的人刚刚进入饭店,就看到了熟人。

这位姓戚的是颍川书院的学子,不过仗着家里有些关系,却没有正式入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旁听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