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232章 节帅饶命啊!

第232章 节帅饶命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岑参满脸古怪之色,无奈接过布袋子装进袖口,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各军的账册,你以为如何?”

方重勇长叹一声问道。

他们两人刚才在交替互换,查看陇右各军军使呈上来的账册,里面详细记录了陇右各军的人员名单,军饷钱粮收入支出等等。

“表面上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人员数量和钱粮支出都对得上。不过实际有没有问题还不好说,需要去军营内查验。”

如果现在的时间是中晚唐,方重勇肯定不能这么处理问题。但在天宝年间,在盛唐的余晖之下,各地官员与将领的调动都是顺畅的,没有那么分明的派系之分。

换言之,就算现在把史思明调到方重勇手下当差,朝廷也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做到,并且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完全不能拒绝,除非现在就直接造反。

当然了,具体能不能成,要看基哥是怎么想的。

王思礼从豆卢军军使调动到兰州当刺史,也完全是正常调动,纯属巧合。

这一刻,就显示出方重勇自身也掌控人脉的重要性了。在河西沙州当了四年刺史,也结交了不少军界政界的人物。平日里看不出什么来,到了关键时刻就会发现,哪里都有自己的老熟人!

岑参没看出什么问题来,但是……陇右边军欠饷多年,吃空饷是必然,这没什么好说的,客观规律而已,问题在于吃了多少空饷。

朝廷提供军饷不及时,那么边镇各军,就必须在现实中裁汰一批老弱,而花名册则保持数量不变。

这样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朝廷拖欠军饷的影响。

此乃人之常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已。

“你去跟何昌期说一下,让他来这里听我调用。然后你就出发去兰州吧,事不宜迟。”

岑参心中叹服,接过那封信,叉手行礼道:“卑职等会就走,方节帅还有什么吩咐吗?”

岑参心中很明白,作为亲信,如果只是跑个腿送个信,完全不需要他亲自跑一趟。

“等王思礼看过信以后,你就以银枪孝节军节度判官的身份,接管兰州的府库,负责跟薛上童那边的人交接。让王思礼买下那一万张羊皮。

至于其他的,我给伱一个锦囊。你到了兰州以后再打开,千万不要提前开,知道么?”

方重勇一脸正色说道,像是变戏法一样,从袖口掏出一个封口缝得歪歪扭扭的小布袋子,里面似乎装着一张纸。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