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回来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人回来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这钱给得多了,也会吓坏人的,谁叫李清其实是个家子出身呢?最叫李清想不通的还不是钱的多少,而是王钦若和谢大娘一个态度,都不愿意和官府合伙,理由也差不多。好么,官都不信官府啊。

当然这个态度不是王钦若亲口和李清的,而是王乾元隐约的表达了这个意思。既然晏殊要李清帮忙筹备市舶司,不就是缺钱么。咱给他一点就是,可该干什么咱还是自己继续干,以后和江宁知府没瓜葛。

王乾元把这个态度告诉李清地时候,他是来辞行的,王钦若在江宁的官样文章也做得差不多了。王乾元早早把父亲送归故里。也好早点脱身到江宁来。

随烟当然和若英、谢大娘去道别,这也没有大多的难分难舍。因为王乾元已经答应她了,一旦生完孩后,也随王乾元一块回江宁。

太子出面证婚,多大的荣耀啊,京城里哪怕是皇亲国戚家娶媳嫁女,都没这个先例,他李清算什么人?即便太子在地上滚个够,怕是都不管用,所以李清和若英成婚后,京里不知多少大臣都在猜测太子和李清究竟是什么亲密关系时,王钦若却把心思放在刘身上了。

俗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甭管刘当初身份怎么个落魄,现在一朝做了皇后,应该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只可惜她这只凤凰做得还有些委屈,因为当年拨浪鼓实在玩地好,在京城里多少还有点名气,所以她地出身在京城里根本不是秘密。

当然要掩饰一下才是,皇后可是母仪天下的,于是便在朝廷刘姓大臣中想认个亲家,以遮掩住贫寒地出身,可咱大宋的情况有些怪,不是个个大臣都愿意象钱惟演那么被鄙视,她先找开封知府刘综攀亲,又找继任的开封府刘烨,这俩人一个是河中府人,一个是洛阳人,要是搁在后世,好嘛,国母娘娘主动拉关系,这还有不答应的?上赶着拉关系还来不及呢!可那是在宋朝,宋朝的士大夫是中国历史上最牛叉的一群知识分子,对这种事,根本没兴趣,直接就把刘妃给拒绝了。刘综的答复是:“我家没人在宫里”,刘烨则根本不把家谱给刘妃看。

好不容易才从四川找到一家姓刘的前朝破落户认了亲,这就是宋史里记载的,刘氏祖籍太原,先祖为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

至于刺史的女儿怎么会玩拨浪鼓,这可别再去问了,一问刘真会和你急!

先前宋太宗就是因为刘出身差,要棒打鸳鸯散,还下旨将刘逐出京城。真宗只好把刘娥藏起来,好不容易熬到太宗死,进宫也好,立后也好,总有大臣在出身这个问题上较真。

出身不好怎么了!这事能怨得上谁?刘恨不得象陈胜那样大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然这只是恨不得,吼是不能吼的,于是刘便高调的让李清拣了个大便宜,你们不是老嚷着出身么?咱这次还就让出身不好的神气下。借机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

后面让太子上水云庄来跑马,还有非正式地让李清做太子教习,无一不证明了刘对李清其实是另眼相看的。

所以王钦若才在李清身上下了重本。

王钦若看人不会走眼的,没怎么太担心亏本的问题,人家李清从京城里被遣送归乡时基本是净身出户了,可办那么多的慈幼局。这得要多大的本钱?他李清哪弄来的?而且就冲着当初王钦若罢相,李清没去捧寇准的场,而是和他老王一起喝酒唱歌,王钦若也认定李清以后绝不会亏待了自己地儿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