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卧唐 > 【324】简在帝心?

【324】简在帝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奴的才学虽如井底之蛙,可也知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圣人能把魏征魏大人放在身边,时时纳谏,可见圣人为了这大唐黎民百姓是如何的虚怀若谷。单从这一件事儿上,老奴便无比钦佩圣人的胸怀和风范。还有一个,圣人您背后的那块屏风,每当圣人读奏折心有所得或者发现了人才,总会提笔写于其上,想必是时时自省自故。这样的皇上,若不是一心为民为国的皇上,砍了老奴的头也不相信......”

马屁谁不爱听?除非那马屁拍到马嘴上才会惹人大怒。石臣这几句话虽然片面了一些,却也切中一些要害,拍的李世民龙颜大悦,伸出食指指着他说道:“常年在宫中倒让你长了几分见识,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简单了。世上之人都道皇帝是命授于天,拥有万里河山、亿万子民,权、财、色是应有尽有,都巴不得自己变成皇帝。可他们不在其位不知其苦,做皇帝并不轻松容易,想做个名垂青史的好皇帝更是难上加难,牧民、养民,抵御外敌,哪一件事都关系到天下大势,比如这.......咳,我和你说这些作甚?石臣啊,你也上了年纪,若是想家便回去荣养吧,常年待在宫里如同金丝雀一般,朕知道这滋味。”

石臣一听,立即匍匐在地,语气带些激动,更多的却是恳求:“我侍奉太祖圣上和圣上已有些年头,日久生情,离不开了。还望圣人收回旨意,让老奴侍奉到老死罢。”

“起来起来,都一把年纪了,动不动就跪下伤身体。朕刚才也不是什么旨意,一切随你。若是累了唤个得体的年青小子来,你多休息休息。”李世民谈性渐淡,继续看起奏折。

而老太监点头轻应一声却并不离去,静静的走到一旁将丝巾摆干净,立于一旁如同一座雕塑一般。

太极宫两仪殿内烛火通明,照的大殿如同白昼一般亮堂。

偌大的宫殿内,除了一名老太监肃立一旁,只有当今的皇帝李世民俯身在案。他面前的案几上摆放了厚厚的一叠奏折,矮几前方地面上铺了一张七尺宽一丈长的大唐江山舆图。此时李世民正一手提着朱笔,一手压着一本奏折拧眉细看,时不时看几眼舆图以作对照。

此时已近五月中旬,天气暖热,大殿内却清凉之至,可李二的头上却隐隐见汗。

老太监略微抬头看了一眼皇上,屏息静步走到一旁的铜盆中将丝巾过了过热水,折好后双手捧起,缓步行至李世民身前弯腰低头将丝巾奉上。他可不敢在李二办公时多看一眼,虽说李二对宫内的太监宫女颇为宽松,可李二面前矮几上哪一本摆放的奏折不是国家大事或机密奏折,根本不是他们敢看的,除非嫌自己活腻味了。这老太监在宫内待了有些年头,这些忌讳他当然清楚,所以平时从不曾逾越丝毫,李二用起来既放心又称手,所以常侍左右。

两人似乎有默契一般,李二也不抬头,伸手从前方拿起丝巾抹了一把脸又递了回去,然后继续看他的奏折。

又过了近一个半时辰,李世民桌上的奏章已近阅完,忽然一双手搭在了自己肩上,柔若无骨,一股子淡淡的牡丹香味儿从身后飘来。他头也不抬,闭上眼睛就那么向后一靠,正好枕在身后之人一双丰满的柔软处。

“石臣,你说自朕上位以来,可顺应民心?”李二冷不丁的出声相问,依旧没有抬头。

正在退去的老太监突然一愣,旋即弯腰答道:“圣人,奴婢不敢多嘴......”

李世民随即抬起头来,看着这个老太监笑道:“你名石臣还真没有错,真如一块石头一般。且放胆说说,无罪!”

老太监闻言将腰弯的更厉害一些,可低下的脸上却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若奴婢真是一块石头便好了,也不用看着圣人每日夜里操劳不休。圣人,您要真问我‘顺应民心’四字奴婢可不敢置喙,奴婢未曾出宫半步,不知天下大事,不敢乱作评价。但奴婢觉得圣人是顺应民心的!”

“咦?你这老东西,竟学会和朕打哑谜了!仔细说来,既然你不曾出宫为何觉得我所作为是顺应民意的呢?”李世民听到石臣的话,顿时来了兴趣,索性将朱笔置于砚上等了起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