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花都狂少 > 第两千零八十三章 高铁动工

第两千零八十三章 高铁动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土楼的中间是一个大祠堂,里面供奉着卢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据卢成章说,祥州卢氏的远祖可以上溯到古代中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后来历次南迁,逐渐从北方迁移到了南方,最终停留在了祥州兴昌县,成为了兴昌县的大姓。

土楼内部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土木结构,这也是兴昌县最容易找到的两种建筑材料了。楼内按照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的原理布局,以粘土烧制的青砖分隔成了八个单元,楼房呈辐射八等分,分别对应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卦,每等分六间起脚为一卦,每卦关起门户自成院落,打开门户全楼贯通,每层二厅,四十四个房间,共有两百零八个房间。

之所以用八卦来布局,是因为范阳卢氏以儒闻名,三国时的大儒卢植就是代表人物,而南迁至祥州兴昌的这一支擅治易,所以这样的布局也体现了他们的特点,他们的祖先也认为这样的布局能够让住在楼里的卢氏子孙们安居乐业。

楼外东西两侧各有一幢高二层的耳房,半月形,砖木结构,每幢六开间,一幢是学堂,一幢是以前卢氏经营的主业,也是兴昌卢氏的族业,棉布作坊。

这幢土楼的建筑风格完美的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的儒家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建筑艺术境界,让傅维平赞不绝口,他表示在这幢土楼里,一定要多拍一些镜头。

原来卢成章这么多年的工资收入,大都用到了他个人对祥州客家人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上面了,可是他又没有什么别的来钱的道,家里也是一贫如洗,幸好家里人也都还比较支持他的研究,这才能让他坚持下去,毕竟他们全家都是客家人嘛,卢成章研究祖先的历史文化,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可是家人再支持,也支撑不了太多,尤其是出书这种事情,这样的纯学术的书籍,是没有任何出版商感兴趣,肯出钱帮他出书的,因为这样的书根本就卖不了多少,在这样市场经济的时代,没有市场的东西,就没有人问津,要想出书,就必须自己出钱,可是出一本书是个小数目吗?所以这本书稿卢成章早就写好了,却一直都找不到人出版。

现在有了摄制组的这份报酬,卢成章的书稿终于可以出版了,多年的心愿也要实现了,卢成章一时间也是心神激荡。

苏星晖向于锐志打了个眼色,于锐志也是会了意,因为中央电视台的这笔报酬虽然不少,可是要想出一本书,可能还是不够的,但是这件事情当然是不能跟卢成章说的。

所以苏星晖示意于锐志,意思是让于锐志以摄制组的名义多给卢成章一笔钱,至少先让卢成章把这本书稿给出版了,以后再找机会资助一下卢成章的研究。

看完了卢氏土楼,已经到了吃饭时间,卢氏土楼现在的族长卢成梁是卢成章的堂兄,他热情的留这些客人们在土楼里吃饭,卢成章也帮堂兄留客,苏星晖便同意了留在这里吃饭。

卢氏家宴是非常具有卢氏特色的,其主菜用四个盘子,八个碗盛装,寓意四平八稳,又代表四象八卦,这些菜都是祥州客家菜系里的名菜,有米粉肉、酿豆腐、板鸭、蒸笼粉鱼、尖椒炒小鱼、青椒小炒肉等等。

这些菜虽然食材都不算名贵,是很常见的食材,做法也是家常做法,可是都是卢家自己家养的牲畜或者是自己种的蔬菜,在苏星晖看来,却是香气四溢,原汁原味,比起苏星晖刚到祥州的时候那一顿野味宴不知道要好多少。

其实据卢成章说,原来的卢氏家宴上也是不乏野味的,但是解放之后,这些野物大都成了保护动物,便都从卢氏家宴的餐桌上消失了,这一点也得到了苏星晖的赞许,认为他们做得很好。

于锐志跟苏星晖交往多年,跟他当然是非常有默契了,一看他的眼色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他便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了。

他办这种事情也是非常在行的,到时候他把钱交给傅维平,让傅维平以摄制组的报酬的名义付给卢成章,肯定不会让卢成章起疑心的。

接下来,卢成章带着众人看了好几幢客家土楼,他的老家就是鹿尾岭镇的,所以他对这里也是非常熟悉,当地人看到他都很亲热,纷纷跟他打着招呼,喊着卢家老倌。

卢成章带着众人看的第一幢客家土楼是卢家的土楼,在这里住的都是姓卢的人家,这幢土楼是圆形的,坐北朝南,直径足有五六十米,土楼里面是四层楼的建筑,据卢成章说,可以容纳好几百人居住。

卢家在当地是大姓,卢家子弟也算是很有出息,除了卢成章是县文化局的副局长外,有一些子弟在外经商,而考上大学在外面工作的也不少,有个名字还是在京城小有名气的编剧,连傅维平听了这个名字都连呼是熟人,只是没想到他就是祥州人,因为他已经在京城住了几十年,看上去活脱脱的就是个京城人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