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关宁永宁公主 > 第1588章 大宁国丈是拼命的

第1588章 大宁国丈是拼命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为关键的是,关宁有历史可借鉴,他知道这些改革的弊端,从而可做出相应的改变,更适应大宁,更符合这个时代。

这才是最大的BUG。

朝廷以货币代替税收,大宁钱庄开始发挥作用,收购回粮食,进而存储,以实现调节,平稳粮价,储备所需。

民以食为天,只要粮价稳固,则天下稳固。

老百姓卖粮得钱,又用钱缴了税,一来一回,钱也真正实现了流通。

用陆正渊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这是个可靠的人,他是从梁国叛逃而来,没有任何退路,而且他很看中陆正渊的能力。

大宁粮产地主要集中在南方,收缴起来的粮食又集中在临安城,或是经由澜沧大运河运往上京城,进了粮仓国库,再送往前线。

或是遇到紧急情况,首接从临安城送往前线……

关宁为什么会觉得这其中有问题,是因在战时紧张状态下,一切执行都没有按正常流程走。

元武七年,关宁颁布全银法,实现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随之又铸了新币银元,考虑到火耗的问题,又发行大宁宝钞……

这本是很好的局面,可再遭遇战争时,粮价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同时因前线所需增加,百姓开始自发屯粮,大宁钱庄的回购也受到影响而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银法己在全国推行,大宁宝钞也被百姓真正接受。

在这期间,朝廷是以货币为税收,全银法是关宁在“一条鞭法”的基础上改进。

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大宁为什么能在十几年就变得这般强大?

真正原因就在于这些改革。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