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盗墓亲历记 > 第六十五章 血魁雕像

第六十五章 血魁雕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佛古伦古国竟然与龙脉之源合而为一,在这之前打破脑袋我也不会相信,一时竟不知该怎么接受这个推论。

佛古伦作为满族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的母亲,最早出现在神话传说之中,后来在考古发掘时,也只是找到了石刻及青铜器。

虽然,那是个结绳记事的年代,并没有文字信息流传下来。后人只是通过专业的论证和推测想象,才下了这样的结论。这佛古伦古国究竟能不能站住脚尚属未知之数,怎么就能确定这里就是当年的古国故地?

还有就是,此地绝对不在花正圆的活动范围。三十年间他肯定将这个区域梳篦了无数遍。否则,纵是有奇门遁甲、八卦迷魂也不会没有迹象和察觉。但从他的表现看,似乎并不知道这里的存在。

抬头看了看,天空仍是云蒸雾罩,不透半点儿阳光,越发地觉得这里的怪异。这里究竟是哪里,根本无从判断。昨天晚上,我们就检查过定位仪和指南针,都已经失效了,就连对讲机也不能正常的使用。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早早地出发了。我很担心瘴气的再次出现,就加快脚步,赶上了在前面开路的韩汝志。

他说瘴气不是哪里都有的,只有合适的生成条件才会产生。从昨晚宿营开始,我们已经远离了瘴气的聚集区,并处于上风口位置,是不会再受到瘴气威胁的。而且,山崖上开出的那些螺旋道,与风槽合二为一,就是为了每天将“九幽莲台”里的瘴气排泄出去。

这是他第二次提及“九幽莲台”,联想到昨天杨教授神色紧张地,催促我们尽快离开时的样子,不免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样的所在。

韩汝志看了看与众人的距离,低声道:“在风水里,藏风聚气的也不都是风水宝地,而是两个极端,要么是风水宝地,要么就是凶极之地。我认为这里就属于后者,而教授则认定是前者。

教授认为,九个莲花瓣儿拱卫而环,吸四方灵云、纳天精地气而成云海,遮天蔽日、亘古不变,下方的莲座浑然一体,与周遭不存在丝毫的联系。所藏之气在这里聚而不散、凝而有实、均而有衡。这一吸一纳、一藏一聚、一遮一蔽、一聚一凝、一均一衡之间,便是阴阳的永恒。他认为,这里绝对是那条纵贯南北大龙脉的龙源之地。”

对他所说的这些生涩难懂的词儿,我也没心思往深里琢磨,就问凡是龙穴宝地最忌变化,很多这样的地方,就是由于劈山开路、遇水搭桥,或者是水源断流,结果宝穴变成了废穴。而这里的先天之气,却被人工开在石崖上的无数风槽所导出,岂不是早已破坏了这里的格局?

韩汝志若有所思地接着说:“这正是昨天我和教授争执的所在。在没有发现螺旋引风道和风槽合二为一之前,他和我一样也认定这里是凶险之地。但一路下来,他认为正是由于这些风槽,才扭转了这里的局势,将大凶转化为大吉。

杨教授的研判是,螺旋盘道的顶端恰在云层之上,底端正是瘴气凝聚最重的地方。瘴气沿着螺旋盘道而上,无数的风槽所引导出去的,正是“九幽莲台”里面的瘴气。”

听到杨教授的理论,我不觉疑惑,这样的风水宝地,最忌外人所知。都是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加以掩饰,而瘴气的存在恰恰是利用了自然界的天然生成,不会像是机关消息年久之后就会失去功效。开了风槽岂不是让人知晓了这里的存在,给进入这里的人大开了绿灯?

韩汝志说,“我一直有种预感,这里还是存在着凶险的,但是我理论不过杨教授,还是多加小心为上吧!还有就是,教授认为那些风槽表明这里曾有人类生存,导出瘴气正是为留下天精地气护住这里。他推测的结论是----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佛古伦古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