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655章 史弘肇VS苏逢吉

五代十国往事 第655章 史弘肇VS苏逢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乾祐三年(950)4月,面对契丹游骑对河北地区的持续骚扰,而河北诸镇的守将们唯有闭城自保,没有还击之力,更无还击之勇的问题,刘承祐召开御前会议,商量着指定一位有勇有谋更、有办法更有胆量的大将前去镇守。

群臣们一致推荐刚刚平定西部三镇连叛的大将郭威。

于是,刘承祐决定让郭威出镇魏州,节制河北诸镇,协调抗辽事宜。

到此为止,并无反对声音,这是群众们一致的呼声。然而问题在于,郭威头上顶着一个“枢密使”的头衔。

原则上来说,中央的官可以遥领、遥兼地方官,例如枢密使兼某地节度使,那么他的工作地点仍是在中央,地方上的实际工作由其副使来完成,他只是“挂职”,或者名誉节度使,领一份节度使的俸禄,享有节度使的政治地位,算是朝廷对他的恩典。

卒,有表示士兵、战士的意思,如兵卒、士卒、勇卒,但也有表示死亡的意思,如生卒年月。文官们故意用“卒”这个一语双关的词汇来称呼武将,史弘肇等人挨了窝心骂,心里有苦却说不出,干吃哑巴亏。

但是文官代表苏逢吉与武将代表史弘肇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二人既有对立,又有合作。然而在这种合作中,基本是苏逢吉利用史弘肇,让史弘肇当马前卒、背锅侠,而史弘肇目光短浅,常常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被苏逢吉驱使。

比如前文提到苏逢吉诬陷李崧一案,负责审讯李崧的,就是史弘肇的“侍卫司”。背这个黑锅的蝇头小利就是李崧的小女儿。

再比如,一群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不满朝廷的黑暗腐败,于是聚集在考场门前,大声疾呼,为民请愿,后汉版“公车上书”。苏逢吉把他们全部逮捕,然后送到侍卫司,并怂恿史弘肇给他们一顿毒打,再在脸上刺字,当然,您愿意直接宰了也行。

史弘肇傻乎乎地就要执行,他的儿子史德珫明辨是非且心地善良,他立即跳出来保护这些书生,说这些学生在国家机关重地大声喧哗,确实是无法无天,理应受罚,但是——应该把他们交给派出所、公安局,而不是送到军事法庭,这事儿不该您管呀。爹啊,这是某些人故意给你挖坑,让你背负天下骂名!您何苦为他人火中取栗?

反之则不行,地方节度使不能兼任中央的官职。但是宰相、使相等虚衔除外,例如很多地方强藩均带有“兼侍中、同平章事、中书令”等头衔,也是只享有相应的政治地位,并不能履行宰相的义务。

在议定了郭威出镇魏州后,同为武将阵营的史弘肇提议,应该保留郭威的“枢密使”头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史弘肇恍然大悟,于是当场下令将学生们无罪释放。

读这段历史,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动画片里的经典一幕:两个大反派,总是一个又矮又胖又傻,充当苦力和打手,而另一个则是尖嘴猴腮,充当狗头军师。比如《熊出没》里的二狗和大马猴。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史弘肇没大有。

史弘肇与苏逢吉等文官之间的矛盾峰值出现在乾祐三年(950)的两个酒局上。

1.2.2“4月酒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