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走进修仙 > 第四十章 标准不明

第四十章 标准不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倒没有。无论以谁家的目光来看,文道都是公正的。”宋史君断言道:“所有文道给出高星评价的文章,都必定有极高的水平。未曾听说有错判的。”

王崎点了点头,笑道:“也是。连游戏也能纳入自身,文道也颇有气量。想必不会不公。”

宋史君笑了笑,见王崎起身,问道:“师弟可是要去着手翻译了?”

王崎点点头:“多谢师兄解惑。”

他走出房间时候,脸上和煦的微笑就变成了略带嘲弄的冷笑。

“唔……”王崎算是无语了。然后,他又问道:“那么……化用他人诗句,又是怎么结算的?按照‘同一段文字只能获得一次文气’的铁律……化用他人诗句,会不会被文道认定为‘诗句不全’或者‘抄袭’?”

举个例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有一名句,曰“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而这一句的后半句“天若有情天亦老”,甚至比全诗都要有名。宋初石延年赠友联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之绝对。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有“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金末元初的段成己《木兰花其一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有“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而到了现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是将这一句提升到脍炙人口的层次。

那么,问题来了。按照央元文道的标准,这应当算是李贺反复获得文气呢,还是后人所做作品全都“不完整”?

毕竟,同样的作品,注定只能获取一次文气。

“这……也不清楚。”宋史君道:“文气向来是针对整首作品结算,而从未有‘孤句’得文气的说法。”

这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就大约猜出了文道实际上的评判机制。

恐怕,所谓的“传扬度文气”,只怕是为了掩盖“错漏”而形成的。

对诗文的品评,永远是主观得不能再主观的东西。除非所有人都有完全一致的审美——那种被洗脑的程度,不然不可能完全无错无失实。

依旧是举个例子。就连王崎都记得,上辈子中学课文中的《春江花月夜》——后人品评为“孤篇盖全唐”,其敻绝的宇宙意识,在后世被认定为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

但是,张若虚生前呢?

“也就是说‘名人名言’不能结算文气啊?”

“然也。”宋史君道:“所以,师弟的猜测必定存在,但是大家多半是将之当做‘传播度上升而获得文气’。”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了。”王崎道:“文道……可有偏好?”

“什么?”

“比如说,豪放啊,婉约啊,之类的。”王崎用手比划了一下“强弱”:“文道是否偏袒哪一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