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炮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449章 父慈子孝

第449章 父慈子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令问、王守一,这两人也都是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的故旧至交。

带上李隆基满打满算八个人,率“家人三百余人”,并“取闲厩马”,这就是此次政变的全部班底。

依然还是延续了唐隆政变的成功经验,李隆基等人直扑北门第一时间干掉了太平公主的禁军亲信常元楷、李慈,由此玄武门乃定。

随后再收拢人马,开始有条不紊的对三省六部进行清扫,太平公主提拔的宰相萧至忠、岑羲等人,或被擒或被斩。

兵权被夺,亲信被斩的太平公主下场可想而知,最终被李隆基下诏在家中赐死。

但实际上想想就知道,太平公主笑到最后是权谋超群,那政治生存环境更加严苛的六味地黄丸同志能笑到最后,所依靠的绝非仅仅是运气。

事实上李旦登基后寥寥数次出手,基本都是站在了仲裁者的立场,既有对妹妹的限制,也有对儿子羽翼的剪除。

退太上皇让位皇帝也更像是补足儿子的朝堂根基短板,好努力维系两股势力的平衡。

但李隆基的势力终归还是太弱,这点从后来先天政变时李隆基亲信的建议就能看出来:

“请先定北军,后收逆党”

看起来李隆基的斩首行动极其高效,但换个角度想,堂堂天子被逼带着家奴兵行险着,可见被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北军就是玄武门禁军,唐朝数次政变都证明了得玄武门者得天下,结果李隆基这个皇帝连北门禁军都指挥不动,老爹的掣肘可见一斑。

但正所谓遇事不决玄武门,在皇位上憋屈了一年之后,李隆基再次聚拢起来了自己的班底打算干一票大的。

只是相比上次,不管是人数还是外援都寒酸不少,点一下名单就能看出来。

岐王范、薛王业,这两个是李隆基的亲兄弟,分别是老四老五。

王毛仲、李守德、高力士,这三人的共同身份都是李隆基当太子前的家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